返回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2964】物儘其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你不做二次ct,啟動導航有用嗎?」黃誌磊不得不說她這想法有些奇奇怪怪了,直接提議她,「你完全可以不用導航的,自己想,你腦子應該可以想出來。【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謝婉瑩:……黃師兄你把我當成什麼了?

小師妹的腦子是超級三維計算機嘛。

「我想用用導航。」謝婉瑩請求下師兄,不想讓自己顯得是個特別怪的怪人。再說有先進醫學技術,物儘其用,為何不用來輔助自己。

黃師兄和曹師兄一樣爽:「我給你開機。」

實際上之前說的三維導航貼定位標誌物,用的是點配準法。有時候那個定位標記物怕移位了不知道,會在手術室直接用雷射掃描儀掃描患者麵目獲得臉部的配對叫做麵對配法。但是這種辦法有侷限性,對腦後部配對不太精準。

根據上述原理,不用定位標誌物也不用掃描儀,謝婉瑩用自己的眼睛來給患者做頭部掃描和定位,再對標到導航軟體上。

導航軟體於她而言最大的好處在於,三維圖像能顯露在螢幕上比較直觀,方便她與其他醫生進行探討。畢竟要她把自己腦子裡的圖像說出來畫出來太費時費力了。

「這裡這裡。」謝婉瑩拿棉簽給師兄畫病人頭部上可以做的開口位置。

麻醉醫生們湊上腦袋,跟著看稀奇。

暫未見過神經外科手術的呂彥涵,驚訝地問:「這是要在眉毛上開刀嗎?」

眉毛開孔,乍聽起來好像是做的眉毛手術,其實是神經外科一種非常典型的手術入路叫做經眉弓鎖孔入路。在眉毛上做個小切口,如謝同學說的那樣,開個一元硬幣大的小骨窗,醫生從這裡位置進去後可以接觸到大腦的前顱窩和鞍區鞍上區,針對這些病變區域做手術。

神經外科的手術入路是很多很多的,舉例之前腦積水案例做的鑽孔引流手術,光常規入路三個,其餘不常規入路數不勝數,因此要做導航來選擇最好的入路圖。

謝同學現在提出的手術入路有兩條做選擇,一條從眉毛開孔進去,一條從髮際點進去。從髮際點進去的手術入路是翼點入路。

翼點也是蝶頂點,位置在頭顱的顳窩前部,是額骨、頂骨、顳骨、蝶骨大翼的會合處。

骨頭的會合處,意味著說這裡存在骨縫,說明這裡的骨質比較薄,容易鑽開孔,同是神經外科手術的經典入路之一,針對的是鞍區、顱前窩、顱中窩以及上斜坡等地方的病變區域進行手術。

從人的頭部來看,這兩條入路的開口位置距離並不太遙遠,針對的區域有部分重疊。

對醫生來說,再做出最終選擇的要素是什麼呢。

這要必須說到一點,神經外科的手術入路選擇原則是避免過度牽拉腦組織,減少對腦組織的傷害,同時間,要最大可能地暴露病灶。

對目前的病例來說,哪條路徑最容易找到蟲體並且對腦組織傷害最小為最優了。

【】

-->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